http://twstay.taiwan.net.tw/event/ 關於推廣安全旅宿, 我們誠心建議,活動與呈現方式,要從消費者的需求與情境出發! 有旅遊意向與沒有旅遊意向時,關注的點,與溝通的媒體,呈現方式都有不同! 應於消費者正在計畫旅遊之時,適時透過當前媒體管道作溝通! 想像一下, 正在用Tripadvisor 查看旅遊評論,準備用hotels.com來訂房時 提醒宣導安全旅宿的重要,是不是更合適,接受度可能更高呢? 網頁的設計感覺上還是教條式的陳列!或許沒有思考到消費者, 甚至是計畫旅行者當下的溝通方式!應該還可以再做改進! 再來, 這樣的宣導,更應該需要多語系,因應海外旅客!當正在訂房時, 同時提醒安全旅宿的問題,可能會需要更功能性,讓我很快了解的呈現方式! 正在訂房,研究旅遊景點,或許沒有空去看短片! 媒體很重要,能在適當的時機運用的媒體更重要! 我們有 TripAdvisor Hotels.com Expedia Priceline SeatGuru 去那兒 (Qunar) 歡迎與我們聯絡, 一起精準溝通正在計畫旅遊的全球旅客! Google:69%的台灣消費者傾向在購物前先上網研究
購買是有決策流程的!不會馬上就買單啊!其實不用Google告訴我們, 想想我們自己購物前的決策行為,就很容易理解! 那我們到底要在何時接觸消費者,傳遞什麼樣的訊息呢? 這跟AISDAS就很有關係了! 傳統的購決策流程是Awareness- Interest- Desire- Action 也就是你得先曝光,讓人知道你的存在 並且讓你的訊息傳遞,引起人家的興趣 接著讓他們產生需求或慾望 最後行動!這行動可以是購買,可以是加入會員,可以是轉po貼文.... 因為網路的世代 第一個S是search, 這裡的search不見得在搜尋引擎入口 你會在tripadvisor搜尋景點 也可能在購物網站搜尋商品 更常在YouTube 找影片 這個世代不要想著消費者看到就會消費 也不要想負面訊息要刪光光 時時要記得市場上的競爭 現在誰都搜得到任何訊息做比較 正面迎戰才是正途 第二個S是share 這些流程結束後, 會在tripadvisor留下評論 會在facebook粉絲團上留下評語 會在blog寫個遊記,食記 而這第二個S 提供了第一個S被搜尋比較的機會 形成了一個循環! 我們的行銷目前在那個階段? 該用甚麼活動或廣告素材去接觸消費者? 是否有針對競爭態勢做策略? 行銷很複雜 媒體的運用也很複雜 歡迎與我們聊聊屬於您的AISDAS LinkedIn 有全球超過4億,台灣有超過100萬的專業人群. |